2019年5月9日至11日,由德国哈根大学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东亚宏观经济国际论坛”在德国哈根顺利召开。来自德国哈根大学、德国齐柏林大学、日本一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等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哈根大学校长Ada Pellert教授和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Helmut Wagner出席会议并致辞。Ada Pellert教授代表哈根大学热烈欢迎来自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她在简要介绍了德国哈根大学之后,着重表达了哈根大学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的强烈意愿,并期望哈根大学与厦门大学的合作能够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
Helmut Wagner教授回顾了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展开合作的历程。他表示,2014年首次参加了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在德国海德堡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发布会之后,他开始转而专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17年成功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在哈根举行了第一届东亚宏观经济国际论坛;随后2018年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东亚宏观经济国际论坛。这两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已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德国学者和学生开始从事中国经济的研究。最后,对于厦门大学能够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著名经济学家张自然教授参加第三届论坛,表示了特别的感谢。
本次会议主题是“东亚宏观经济发展与贸易”。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提交了三篇论文参加本次论坛。其中,刘榆教授(“Innovation Effect or Imitation Effect on China Regional Economies”)讨论了中国人力资本的不同分类及其经济影响;王燕武副教授(“House Debt and Fiscal Multiplier: The Case from Chinese Economy”)围绕中国家庭部门债务率的提高对财政支出乘数的影响机制展开了深入分析;林致远教授(“Expansion of Non-tax Revenue in China”)集中分析了中国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扩大的体制性原因及其宏观经济效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张自然教授在本次论坛上展示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An Investigation on the Optimal and Largest City Size for China: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264 Cities”)。他围绕中国城市是否存在最优和最大规模的问题,应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对264个城市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中国城市最优和最大规模的参考标准。
此外,来自日本一桥大学的Eiji Ogawa教授和德国齐柏林大学的Jarko Fidrmuc教授也分别作了题为“Japanese Companies’Overseas Business Expansion and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Development Aid and Export Performance: Chinese Engagement in Africa”的报告分享。最后,来自哈根大学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副主任Hans-Jorg Schmerer教授以及多位博士生也带来了精彩的报告。整场会议主要集中讨论了当前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与会学者对所报告的论文进行了深入和热烈的讨论,并表示此行收获颇深。
会议结束时,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龚敏教授代表厦门大学做了简要的致辞。她表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推进与哈根大学的合作,并为2020年在厦门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东亚宏观经济国际论坛做好准备。
会议背景:
中国经济发展正在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与政策问题深感兴趣。鉴于此,哈根大学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于2016年商定,共同发起并轮流举办“东亚宏观经济论坛”。2017年5月11-13日,首届东亚宏观经济国际论坛在德国哈根大学召开。来自德国哈根大学、法国科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英国伦敦大学、芬兰银行转型经济研究所、日本一桥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等高校或科研机构以及IMF、BIS等国际重要组织的数十位专家学者报告了各自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取得了广泛影响。
2018年5月10-11日,由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东亚宏观经济国际论坛(2018年)”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等地的与会学者围绕“东亚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多维度展示了各自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得到了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响应。此次论坛为第三届东亚宏观经济国际论坛(2019年),今后将继续轮流在中德定期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