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4月8日下午三点半,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洛林教授应邀到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MR),与中心教师开展了一场题为“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形成和演变”的座谈会。会议在经济楼A201室举行。

王洛林教授首先提出,中美俄三角战略关系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二战时期;二是冷战时期;三是1991年之后苏联瓦解后至今。然后,王老师基于每一个阶段的历史背景,分别从经济与政治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中美俄三国关系的强弱变化,并应用大量翔实的历史事实生动刻画出了中美俄三角战略关系的动态演变路径。最后,王老师特别强调,在进入本世纪的二十年里,随着俄罗斯政局的持续稳定、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美俄之间形成了一种“一超对两强”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预计将会保持较长的时间。

对于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形成和演变,王洛林教授表达了自己一些的研究体会:他指出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国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三角关系的形成和转变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当前,中美俄之间的相互了解还是不够充分。对大国关系进行研究时,应更多地通过历史文献,去还原历史,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因素进行分析。

整个座谈交流持续近两个小时,宏观中心各位老师与王洛林教授展开了亲切的交流与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十分融洽。宏观中心龚敏教授、林致远教授、卢盛荣教授、刘榆教授、余长林教授和王燕武副教授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李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