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旭明 报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和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昨天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0年秋季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可增长9.84%,但是由于控制信贷等金融稳定新措施,明年经济将回落到9%,不过仍然继续保持高位平稳的增长。报告并指出,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必须转变。
报告也预期,由于国际环境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人民币不会大幅度升值,估计今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将升值0.78%,明年全年升值0.6%。另外,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底的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维持5.31%的水平。
在昨天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举行的《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公共政策论坛暨2010-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发布会》上提供的报告预测,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今年预计为2.68%,明年略降至2.0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10、2011年分别为2.95%,1.31%。
报告还指出,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今年进口增速将超过出口,贸易顺差预计将只能增长3.9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4.55%,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总额增长5.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24.27%,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
明年进口增速则比出口出现更大的滑落,贸易顺差增长率将上升至12.41%。
明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可能回落至9.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回落至19.34%,居民消费总额增速将上升至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下降至19.88%。
改变增长方式
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中国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推出了以国有投资扩张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虽然实现了经济增长的目标,但也加剧结构失衡以及增加了通货膨胀的风险,仍是“投资驱动,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报告因此建议,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原因是,这样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和调结构留下空间和创造条件。
另外,在秋季报告的发布会上,厦门大学副校长李建发指出,中新两国合作进行的“季度预测”已经运行了4年多,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9次,从今年开始,将形成每年两次,一次在新加坡,一次在中国的制度化发布模式,此外还将探索和发展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和《联合早报》等国内外权威媒体的合作。
国大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陈永财说,这次的发布会是公共政策的试验地,今后更多有创意的公共政策将在这里诞生。
他说,国大与厦大两所大学的合作,为宏观经济作出合理预测,对跨国、政联公司、政府决策,以及国际机构都有好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政策研究在国大的重要性。
本报总编辑林任君在发表结束语时表示,这个关于中国公共政策的论坛在新加坡进行讨论是很有意义的,作为与中国交流频密的邻国,我们有近距离观察和文化相通的优势,但也因为有一个距离而维持了客观性和中立性,讨论空间也比较大。
他说:“从新加坡看中国,我们有独特的视角,也有深刻的体会,我们所看到的中国与无论在地理或文化上都距离中国很远的西方世界,是很不一样的。因此,新加坡在讨论中国问题时,可做出贡献和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