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下午,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崔巍副教授为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Capital Return Jumps and Wealth Inequality” 的学术讲座。
首先,崔教授介绍了研究背景。自2000年以来,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问题严峻且突出:前1%与前0.1%的人持有总收入的1%-11%和0.1%-6.8%,持有总财富的30%-32%和15%-24%。其中,与收入分配相比,财富分配 “集中在顶部,并向右倾斜”的特征更为明显,而顶层财富越来越多地来自于资本回报率的跃升。
为了更好地解释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崔教授和合作者们构建了一个有显示解的异质行为人模型。经济个体收到多种收入风险的冲击。在讲座中,他对该模型的前提假设、参数设定、求解过程以及相关推论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不同于传统模型,崔教授在模型中将低流动性资本资产与高流动性债券资产进行了分离处理,并且引入了资本回报跳跃风险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处理对产生(相对于收入分配)更厚尾的财富分配至关重要。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因素使得为了防范风险的预防性储蓄意愿更加的异化。之后,在递归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框架下,崔教授求解出了最优消费和财富的显示解,并且模型的平稳财富分布具有接近幂律分布的指数右尾。
然后,崔教授介绍了模型与美国数据的匹配情况,发现校准后的模型可以较好地匹配美国数据中的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现实情况,包括财富分配的最右尾分布。进一步地,崔教授探讨了对资本跳跃回报征税的政策影响,认为对资本跳跃回报征税对总体和财富分配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税收收入的使用方式。
最后,崔教授简要地总结了一下文章的要点。他认为构建一个具有显示解的财富分配的宏观分析框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资本流动性不足与资本回报跳跃可能会产生比收入分布尾部更厚的财富分布,如果仔细地进行再分配政策设计,对超高投资回报征税可能是个不错地主意。
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与崔教授就模型的前提假设、参数设定以及理论逻辑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之余,崔教授也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他认为,未来的研究也许可以结合目标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最优公共债务管理、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于财富不平等等方面来进行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