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学者洪永淼教授和薛涧坡教授,与2022届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刘俸奇助理研究员发表于《管理世界》2023年第3期的合作论文《政府与市场心理因素的经济影响及其测度》被《新华文摘》2023年第14期转载。
近日,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冯翔宇作为第一作者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Nir Jaimovich教授、Landed Inc.数据分析总监Krishna Rao、波士顿大学Stephen J. Terry助理教授以及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Nicolas Vincent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Manufacturing and House Price Growth”在经济学国际权威...
在数智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改变了经济主体行为与经济运行方式,也改变了经济学研究范式。大数据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新思维,即大数据思维,这是通过大数据发现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解决现实问题、预测未来变化的新范式;大数据思维的实现方式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方法。现代经济学的主流研究范式是实证研究,即以数据为基础推断经济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人的发展等各方面。本文从政治...
摘要: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的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在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经济主体会基于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认知能力,学习、解读政策含义,形成对政策影响的预期,并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最优决策,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因此,研究政府政策背景下各类经济主体的预期等心理因素的产生原因与形成过程...
近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年第5期在首篇位置刊发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中国经济问题》常务副主编张兴祥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洪永淼教授合作的《习近平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及其原创性贡献》一文。
【编者按】当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均已稳步开展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工作,在优化数字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数据要素价值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数据要素交易、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仍处于探索期,面临数据确权、数据定价、市场设计、隐私保护、交易监管等一系列难点痛点,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急需学术界的理论指引。为了更好促进我国数据...
2022年8月,CQMM课题组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对2022-2023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值进行更新。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GDP增速预计为4.05%,较春季预测下调1.44个百分点;CPI预计上涨2.26%,涨幅较春季预测上调0.43个百分点。
2022年8月,《经济参考报》与厦大CQMM课题组联合发起第19次“中国宏观经济经济形势与政策”百名经济学家问卷调查。本报告提供了本次参与调查的99名专家关于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势的最新认识和判断。
文章来源:前线理论圈,原刊于北京市委主办的《前线》杂志2022年第8期,原标题“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四个突出导向”摘 要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而实现的理论飞跃。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意识、突出顶层设计、突出创新驱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