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密歇根大学经济系柯绍韡教授做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MR) Seminar2017年第七讲(总第209讲),在经济楼A201做题为“博士阶段科研经验与经济学理论前沿”的报告。此次Seminar由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柯绍韡从交流沟通、导师选择、讲座参与、论文写作等多个方面详细勾勒了美国学习任教的景象。柯绍韡指出,一篇英文的文章甚至邮件,首先要保障语言水准,邮件交流务必注重礼貌、尊重他人,发送英文文章前可以找专业人士对论文语法和写作进行修改,保证反馈率。他提及美国的学习与导师指导的几种情况,并以此给出了如何寻找合适导师的方法,比如观察师生互动的频率。
在如何选择参与讲座中,柯绍韡建议首先要选择能够有效沟通、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参与讲座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需要请教的话题,之后在讲座过程中尽可能与报告人沟通交流。此外,柯绍韡还以自身前往多地进行学术报告的经历,详细介绍了学术演讲需要注意的事项与细节。
针对经济学前沿研究与写作,柯绍韡建议可以对感兴趣的话题先研读复制该议题最出色的相关文献,针对其中内容探索进行小创新、再不断深入,之后先投适合的期刊,得到反馈后再不断修改。从此从小项目推到中项目的方式可以得到不断的反馈,对论文的写作和心理健康都有好处。
最后,柯绍韡现场解答了部分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困惑,并与在场师生交流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相关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邵宜航主持本次讲座,并为柯博士颁授CMR Seminar纪念牌。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魏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