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我很高兴参加这次会,我觉得他们这个预测,从最开始逐渐地,一个是从学术界讨论,今天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和经济参考报合作,这样的话,影响范围就更大了。影响范围更大以后,我觉得也是面临更多的考验,因为大家关注的话,对你们的挑战就更多,一个要求科学性,又要求精确性。如果说网民要分析的话,实际上要分析得更细致,更尖锐。另外就是是不是结合了我们现在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这个今后越往上走的话,难度就越大。
第二点我想说,这次我觉得这个选题非常好,因为当前我们对通货膨胀是非常关注的,另外从“十二五”规划来讲,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主线,实际上“十二五”中间,很多章节中都要讲民生工程,这个民生工程也是在我们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的一个努力的方向。所以我觉得这个点非常好的。
现在我想说我们在这个报告里关于通胀的问题,特别提到和增长的关系。其实我觉得对于高增长确实是要考虑到,究竟高增长好不好?因为前一段在评价“十一五”的成绩的时候,我觉得媒体都是说我们“十一五”完成了多少,达到了百分之多少。我就想,如果我们节能减排20,我们完成了19.1左右,也是算完成了,接近。但是如果说我们“十一五”规定增长速度是7.5%,我们实现10%以上的话,这是完成还是没有完成?我觉得要我说的话,是没完成,因为你速度这么高,这么高以后,实际上带来很多的成本是很高的,环境成本什么都是很高的,你不算这些,你光说我们超过7%就算我们完成了,我觉得这话可能不是很完整的。所以我觉得这次我们在这个报告中间很关注的,我们能不能把速度不要说好像老是10%,你正常地稍微回落一点,这个不是问题,这是一个好事。但是我们现在速度稍微降一点以后,实际上从各方面来讲,都感到很紧张,这次传达这个信息非常好。
我们不必要把这个速度弄的老是不断地上升,这个观点非常好。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关注的时候,还要关注就业的问题,就业问题还是要说一下,因为我觉得你怎么能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实际上还是通过就业。现在农民工的工资这些年上涨还是比较快的,但是有人说了,大学生就业的工资跟农民工工资都差不多了,甚至有的大学生的工资可能比有些农民工职业的工资还要低一点,所以就业对民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里说一下,如果我们保持一个适度的增长的话,实际上对就业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有的人给领导说,你的速度达到多少以后,你就得小心了,这个就业就得怎么着了,所以就弄得很紧张了,所以我觉得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能够更好地解释一下。
另外一个,大家分析了CPI的上涨对收入的影响,这个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这个CPI到底多少为适合?我记得前年我在统计局参加一个会的时候我说3%,定的那么低的时候,就非常难了,你3%的话,超过3%特别紧张,但是中国现在的状况,这种成本推动,现在看起来这个因素是始终存在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工资在上涨,我们各种的资源价格在上涨。其实环境的成本也是你不得不考虑的,这个成本推动因素实际上是长期作用的,你这次爆发呢,可能是光有成本推动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一种需求的拉动,这两个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影响。但是在有成本推动为主要导向的话,我们通货膨胀的目标到底多少为合适?我觉得5%都没问题,同过去来看,当时也都说过,到底预值在哪儿?你超过多少以后,你就可能控制不住了,所以如果我们定的太低了以后,容易使我们的政策,特别我们现在有个什么问题?我们要想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调整现在扭曲的价格,现在我们很多要素价格,或者很多资源的价格都是偏低的,偏低以后,价格的信号给大家传递的就容易对技术,或者对节能,或者对提高效率这方面下的力气就不是很大。
所以如果我们把当前的价格改革的出台时间跟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如果你把通货膨胀的目标定得太低,你价格的改革就没有办法出台,光用行政措施来实现节能目标,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你必须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行。如果说你这边价格又不能改的话,价格的信号就无法传递过去,因为你没涉及到这个到底是多少,如果说有这方面的信息还是比较好的。
另外一个,这个跟你的这个报告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现在用什么手段来实现通货膨胀的治理和控制?其实我们讲科学发展观?什么叫科学发展观?外国人以为是靠科学技术来发展,你就是用科学技术,实际上咱们科学发展观,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一个说法,就是说你这个人办事不科学,科学发展观就是说你要认识科学,按规律办事。现在我们也是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我们有些政策一下为了实现还是用行政的措施比较快的,但是快了以后,有很多后遗症,不可持续。比如说贷款,我听说浙江那边民间的利率到三十了,说明我们如果单纯用行政手段来消化,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当然这个跟你们的预测没关系,但是我觉得可能调控的方式的选择,还是在通货膨胀中间要体现的问题,谢谢。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校对,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