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这次中国宏观经济高层论坛,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来,随着欧洲主要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外部失衡越来越被认为是导致近些年金融危机一个主要的一个原因。这种不利的局面,往往使中国成为被指责和讨论的对象,所以研究中国的顺差,我觉得非常地有意义。我国在“十二五”也提到了,要治理我国外部失衡的问题。我看厦门大学预测的报告,其中就中国顺差提几点意见,讨论人民币升值对外部的影响,我非常赞同报告中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影响。在讨论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影响的时候,我觉得要区分这么两点,最主要是我国现在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海关统计数据,它的这么一个统计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形成上世纪五十年代,但是跨国公司贸易的发展导致了现在国际贸易主要采用内贸易为主。使得影响全球贸易的不仅是物流,最主要是资金流。所以在讨论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主要还是分析资金流,这个资金流体现在价值增值,第二个就是产权的调整。
就拿苹果在美国售价200多美元,其中有一百美元是出口价格增值,这个里面中国占的份额只有四块钱,所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品价格增值的影响仅仅是影响了四美元。报告中提到了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外部失衡影响的一个调节作用,我认为中国的一个外部失衡主要分为四大阶段,08年次贷危机之后,我国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失衡,结构失衡,收入失衡,可以考虑财政政策来调节这些失衡,但是调整结构失衡,我本人认为人民币升值还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刚刚有专家也提到了,说我国现在的出口企业的利润很低,升值会影响市场就业,可是我觉得维持出口企业3%到5%这么一个利润的成本,是相对比较高的,这个成本保证一个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所导致的隐性成本。所以我觉得加快人民币市场化的改革,是比较重要的。
最后想谈一下关于通货膨胀问题,因为大家考虑的通货膨胀,它主要是M2增速的调整,就是流量的影响。其实我觉得在分析中被加入一些存在的影响,因为2010年商品房的销售是5.5万亿,但是我国现在金融机构全部储蓄存款是75万亿,其中居民存续存款占到了30万亿,居民在银行里的钱是三十块钱,但是市面上所有的物品加起来能够卖的只有二十块钱。所以说存量的影响可能是通胀影响的一个因素之一。所以我觉得加入存量的影响可能更全面一点,这就是我的一些看法,谢谢。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校对,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