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厦门日报:今年我国经济或增长9.13%


       厦门网  www.xmnn.cn  日期:2010-02-07    


  本报讯 (通讯员 李静 崔庆炜 记者 佘峥)昨日,厦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京发布的一份对中国经济的预测报告认为,今后,投资和出口不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居民的消费需求才是。
    

  两所高校当日联合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中国宏观经济高层论坛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10年春季预测新闻发布会”说,提高居民消费率除了要重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着力于降低居民的储蓄倾向。预测得出的结论是依据中新双方建立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CQMM)”。
    

  昨日发布的预测公布对中国2010年至2011年共八个季度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并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评价和展望,提出政策建议。这也是CQMM自2006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的第八次数据发布。

    

             或难保持两位数增长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为8.7%,预测报告说,如果2010年和2011年美元和欧元区温和复苏,2010年央行继续维持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到2011年后降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那么,2010年中国可实现9.13%的增速。但是,2011年的GDP增长率将回落到8.51%。
    

  新加坡国立大学陈抗教授认为,今后数年,中国的经济可能难以继续保持2003-2007年的两位数增长。中国宏观经济应更多地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他说,实现结构调整,也必须适当地控制增长速度。因此,热血传奇私服未来数年将经济增长预期调整到9%左右,可能更为现实,也更为有利。”

    

              扩张性政策应适度

    

  课题组还进行了货币政策效应模拟,发现过急过强地收紧银根,都会导致GDP、投资、消费等增长率在2010年和2011年较大幅度下降。为此,课题组建议,旨在控制通胀预期而对信贷进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力度不宜过强。现行的扩张性政策不宜过急退出,在国际经济形势尚未充分明朗之前,适度的扩张性政策仍是维持8%左右增长率的必要手段。

    

             要降低居民储蓄倾向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长期以来,居民消费率在不断下降,原因众说纷纭。课题组通过分析资金流量表数据发现,如果让2007年保持199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2007年的居民消费会增加5万亿元之多。其中,35%来自可支配收入的变化,65%来自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
    

  这也就是说,提高居民消费率除了要重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着力于降低居民的储蓄倾向。这就需要从导致居民强制储蓄的体制因素上做文章,切实减轻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