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美国密苏里大学的顾潮教授应邀开讲“宏观与发展经济学前沿讲座”第3期,以“Credit Conditio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顾潮教授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提供一个一般均衡框架,以分析企业(担保)信贷条件对失业率的影响,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通货膨胀上升时,实际工资会下降,失业率可能上升或下降,这取决于公司的信用状况。当公司的信用状况改善时,一方面实际工资将增加,失业率会下降,另一方面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会下降。
顾潮教授在对已有关于影响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现有的解释分为两大类:一是货币政策的变化。Boivin和Giannoni (2006),Bullard (2018),Occhino (2019)的研究表明更有效的货币政策能够积极应对通胀。Boneva,Braun和Waki (2016)则研究发现可以根据泰勒规则调整实际利率来缓解通货膨胀,即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二是与政策无关的经济结构变化,比如全球化(Auer et al., 2017)公司的定价行为(Davig, 2016; Occhino, 2019)。而本文主要是通过改善公司的融资信贷条件来缓解失业率。
接着,顾潮教授就模型方面进行了解释,这也是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即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微观模型,通过求解出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各自的一般均衡解来解释当通货膨胀上升时,实际工资和失业率的变化取决于公司的信用状况。

最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与顾潮教授就部分指标构建方式、回归中部分显著性的问题,以及产生这种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文丨SOE 2020级博士生 郑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