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下午,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的朱平芳教授为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高企认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产出的异质性效应分析”的学术讲座。
朱平芳教授首先介绍了文章选题的重要性。企业的创新活动十分重要,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因知识溢出产生正外部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作为我国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深入研究其政策效应和知识溢出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现有文献主要关注了高企认定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朱平芳教授则将研究视角投向于“长三角的中小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生力军同样享受着高企认定的政策支持,且他们是提供就业的主力军,对高企认定政策之于这些企业的政策效应和知识溢出评估,是该项政策实际效应评估的重要部分。
接着,朱平芳教授继续为大家介绍文章在数据和指标测度方面的创新之处。他们使用科技部火炬中心入库数据和文本挖掘方法,充分利用研究样本企业和行业的信息来测度企业间的技术距离,用于评估不同类别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此外,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产出的测度,朱平芳教授也基于研究样本的特点提出了构建研发产出指数的新思路:考虑到一个领域内研发强度排名前20%企业的研发产出结构更具有代表性,他们使用这些企业的平均发明专利数、平均外观设计数、平均实用新型数和平均软件著作权数之比进行第一次赋权,以充分突出本领域企业的主要研发产出;而为了充分体现四种产出之间的价值差异,使用其对应的审查时间之比进行第二次赋权。
随后,朱平芳教授展示了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高企认定政策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产出具有显著促进的平均效应,而从不同分位点的异质性政策效应结果来看,该政策对于创新能力低分位点(20%以下)的企业并未产生明显的创新促进效应,主要的促进效应集中于创新能力高分位点(60%以上)的企业中;基于知识溢出视角的分析表明,高企相对于非高企而言可以更多的产生知识溢出和研发产出。
最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与朱平芳教授就高企认定标准、企业间地理距离影响和隐形知识溢出评估等展开了热烈讨论。朱平芳教授在本场讲座中为老师和同学们呈现了高企认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产出效应的严谨分析,整场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