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
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中文
EN
中心概览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宗旨
历史沿革
发展规划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智库与服务
政策咨询
顾问服务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研究团队
校内专职人员
校内双聘教师
校内兼职人员
校外兼职人员
研究成果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研究项目
获奖情况
论文
研究报告
著作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重大课题研究方向
学术活动
学术日历
专题讲座
邹至庄系列讲座
学术报告
会议论坛
暑期学校
基地简报
基地管理
规章制度
信息资源
研究中心资源
985公共资源平台
基地期刊
人才培养
厦门大学
|
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中文
EN
首页
中心概览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宗旨
历史沿革
发展规划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智库与服务
政策咨询
顾问服务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研究团队
校内专职人员
校内双聘教师
校内兼职人员
校外兼职人员
研究成果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研究项目
获奖情况
论文
研究报告
著作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重大课题研究方向
学术活动
学术日历
专题讲座
邹至庄系列讲座
学术报告
会议论坛
暑期学校
基地简报
基地管理
规章制度
信息资源
研究中心资源
985公共资源平台
基地期刊
人才培养
EN
HOME
ABOUT CMR
NEWS
PEOPLE
RESEARCH
CONFERENCES & SEMINARS
×
新闻资讯
news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在京发布报告: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提振民间投资增速
2017-02-22
分享至:
2月22日上午,我校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在京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7年春季报告》。报告显示,今明两年,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但增速下降的幅度会逐步收窄;同时,经济有望维持一个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水平。报告提出,民间投资增速的大幅下滑是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隐忧。应通过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来推动民间投资增速的回升。
本次预测发布是我校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课题组(CQMM)的第二十二次预测结果发布。经过十多年的模型研发、拓展和升级,“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已拥有55个随机方程、8个恒等式和72个变量,已成为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
我校副校长詹心丽、经济参考报总编辑杜跃进、教育部社科司成果处处长马建通以及我校社科处处长陈武元等应邀出席会议。
詹心丽在致辞时说,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潜心研究,孜孜不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詹心丽表示,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厦门大学的传统优势和重要支撑,近年来更是蓬勃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希望厦门大学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为为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杜跃进在致辞时说,本次发布是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预测与政策模拟结果的第22次发布,也是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与厦门大学联合举办这个活动的第八年。八年来,预测发布的举行,对社会各界合理把握中国经济走向,以及促进世界了解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合作模式,是高校科研与媒体战略合作的典范,值得推广和发扬。他表示,国内从事经济分析与预测的机构很多,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十余年坚持定期更新发布的几乎没有,除教育部等各界大力支持外,更是厦门大学专家学者潜力研究、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的心血和努力,极其可贵。
马建通在致辞时说,厦门大学作为国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多年来立足中国实践,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长期持续的研究,成绩显赫,《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便是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他表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地评估排名中一直位居前列,特别是自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为己任,围绕宏观经济模型构建与预测,对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在理论创新、思政育人和在国际上传播中国声音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电视台(CNC)、华尔街日报、香港经济导报等海内外50多家媒体到会采访,《经济参考报》、凤凰网分别对发布会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与视频直播。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预测
今明两年,尽管中国经济减速的压力依然较大,随着制造业过剩产能的不断消化、工业结构也开始调整优化,工业生产企稳的迹象逐渐明朗;同时,第三产业占比的不断提高减缓了经济减速对就业的压力,将在一定程度上托底支持经济增长,使增长速度逐步稳定。
模型预测:今明两年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2017年,中国GDP增速将为6.64%,比2016年下降0.06个百分点;2018年,GDP增长率可能进一步下探至6.59%。经济增速下降的幅度将逐步缩小。
价格水平有望保持稳定。2017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上涨2.15%,涨幅比2016年上升0.15个百分点;到2018年,CPI涨幅将略降至2.0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预计将恢复正增长:2017年PPI将上涨2.41%,2018年,PPI则上涨0.06%。2017年,GDP平减指数(P_GDP)增速升至2.17%,2018年将略微下调至1.84%。
民间投资增速难以迅速恢复,将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2017年按现价计算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为8.09%,比2016年下降0.01个百分点,2018年进一步下滑至7.65%。
受实际收入增速下降的影响,居民消费增速预计将缓慢下降。2017年按现价计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9.45%,增速比2016年下降0.95个百分点;2018年将进一步下降至8.61%。
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2017年现价人民币值的出口预计将增长0.39%,增速比2016年提高2.39个百分点;进口将增长5.07%,增速比2016年提高4.47个百点。
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将继续损耗中国的外汇储备。预计2017年外汇储备余额可能降至2.88万亿美元,2018年将进一步下至2.86万亿美元。
中国经济“再平衡”的政策模拟
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这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能够改善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并带动居民收入提高。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对教育、医疗卫生等支出比重的上升,将有利于扩大人力资本存量,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课题组模拟分析了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短期内消费重心转移或将对消费总量造成微弱的不利影响。在两方面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模拟期内GDP增速实现了轻微上涨。考虑到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所具有的长期积极意义,这一转型成本在长期内仍然是值得的。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去杠杆协同发力的供给侧政策能够显著改善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在带来较显著经济增长效应的同时降低投资占GDP的比重。
推动民间投资增速回升的建议
短期内,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预计将难以迅速反弹。而在当前去杠杆任务仍然繁重的情况下,要继续依靠政府及国有企业加大投资力度而保增长,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采取实施推动民营投资增速回升有效措施,有利于解决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些凸出的矛盾,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而推动民营经济投资回升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提振信心的根本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改善国内经济体制环境,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
其次,应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侧重点逐步转向降成本、补短板。降成本,关键是“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补短板“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第三,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致力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建设,是降成本、补制度短板的根本之策。第四,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群众、基层单位、各级地方政府、各级部门的改革热情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应逐级明确各级政府的分工与管理权限,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是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有效方式,也是有效划分各级政府部门职权范围,实行法无禁止皆可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各个基层组织、各级地方政府的全面深化改革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保障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的有效方式。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上一条: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Seminar聚焦“金砖背景与机制”
下一条:
《百位经济学家2017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报告》发布
返回列表
最新动态
10.01
实时监测显示全国经济三季度持续稳健增长、福建增速高于全国
03.18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发布会暨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前沿研讨会成功举办
12.15
2023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与应用宏观经济学前沿研讨会成功召开
01.02
洪永淼《概率论与统计学(第二版)》中英文版课件发布
01.02
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全国及福建省GDP实时监测结果
11.26
经济波动与增长学术研讨会2024年会在厦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