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
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中文
EN
中心概览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宗旨
历史沿革
发展规划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智库与服务
政策咨询
顾问服务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研究团队
校内专职人员
校内双聘教师
校内兼职人员
校外兼职人员
研究成果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研究项目
获奖情况
论文
研究报告
著作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重大课题研究方向
学术活动
学术日历
专题讲座
邹至庄系列讲座
学术报告
会议论坛
暑期学校
基地简报
基地管理
规章制度
信息资源
研究中心资源
985公共资源平台
基地期刊
人才培养
厦门大学
|
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中文
EN
首页
中心概览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宗旨
历史沿革
发展规划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智库与服务
政策咨询
顾问服务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研究团队
校内专职人员
校内双聘教师
校内兼职人员
校外兼职人员
研究成果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研究项目
获奖情况
论文
研究报告
著作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重大课题研究方向
学术活动
学术日历
专题讲座
邹至庄系列讲座
学术报告
会议论坛
暑期学校
基地简报
基地管理
规章制度
信息资源
研究中心资源
985公共资源平台
基地期刊
人才培养
EN
HOME
ABOUT CMR
NEWS
PEOPLE
RESEARCH
CONFERENCES & SEMINARS
×
新闻资讯
news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在厦门大学召开
2014-12-02
分享至:
11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教育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协办的“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在我校隆重召开。此次论坛除汇聚了各主办单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外,还邀请到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乃至中华经济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携顶尖研究成果参会,围绕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路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市场结构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为期两天的研讨。
会议期间,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分别会见出席论坛的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主编杨河,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副主编杨海英,以及此次论坛主办单位的领导。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社科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等负责人参加会见。
29日上午,论坛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教授和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主编杨河教授先后致辞,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致辞中,李建发教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与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表示,中国宏观经济实践向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了诸多亟待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当前经济实践对经济理论创新的要求,值得中国经济学家去深入研究、协同创新,在这样的关键时点上,召开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意义重大。他表示,今后厦门大学将增加投入,继续支持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的建设,希望厦门大学能与大家长期合作、共同建设,将这个论坛建设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之一;希望不仅三家发起单位今后更紧密地合作,而且有更多的大学、学术单位参与此事。他代表学校感谢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对论坛的关注,更希望中心今后持续地关心、支持、指导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使它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杨河教授代表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本次论坛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为主题,聚集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问题,相信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作为教育部的直属单位,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一直积极支持并推动高校开展前沿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刊物,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他希望,通过协办此次论坛,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与国内高校的联系。
本次论坛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内外各与会的知名高校及政府研究机构的积极响应以及《经济研究》、《学术月刊》、《经济参考报》与施普林格出版社的热心参与,同时得到了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和支持,设置了9场特邀报告和20余轮的分会场讨论,50多名与会学者在应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讨了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教授、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教授、以及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先后主持特邀报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教授,吉林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屹山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范从来教授,中华经济研究院彭素玲教授,张平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曾金利教授,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金融研究院院长龚刚教授,以及龚敏教授先后登台作特邀报告。
史晋川教授在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精彩报告中,提出三个鲜明的观点:第一,要理解新常态下的国际经济,有必要跳脱短期的迷雾,回归到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的视角;第二,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将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第三,当前宏观政策重心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转向是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长期宏观政策转向。张屹山教授报告了其研究成果“中国二元经济的数理印证与结点预测”:基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思想、提炼和把握二元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状态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印证,进而提出政策建议。在题为“中国的投资率之谜——支出法核算的 GDP可信吗?”的报告中,张军教授根据统计局声称的方法由中国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复现固定资产形成额(FCF)生成,发现两者不存在显著背离,据此他质疑,支出法下的投资项目或许是在匹配和支出法和收入法GDP后,削足适履而得来的;除投资高估外,张军教授也指出,如果充分考虑并修正拉低中国消费率的统计缺陷,中国的消费率应处于60%以上的水平。范从来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经济周期波动与通货膨胀动态关联的实证研究”,他指出CPI对通胀代表性的不足,据此另行构建了纳入资产价格的广义价格指数,发现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假说在中国并不适用;此外,范从来教授指出金融资产的不足或是波动和泡沫的来源之一,中国经济应该从GDP导向转向国民财富导向。彭素玲教授以“中国大陆经济情势变化及其对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之数量模拟”为题,在对两岸各自发展特点及现行交流现状作梳理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模拟了当大陆经济未来处于不同境地或实施不同政策时、两地经济将分别会作何反映,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的发展热度与台湾经济有显著关联。张平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的精彩报告: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情形下,实现经济从规模增长转向价值创造面临着现实困境和制度缺陷。张平教授指出,低效率增长的制度根源在于政府纵向干预对市场造成了割裂,从而阻碍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之后,张平教授更以提纲挈领的高度,梳理了一系列后续研究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减速治理”概念。在题为Diminishing Education Returns, 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Optimal Accumulation and Fiscal Policies的报告中,曾金利教授通过同时考虑衰减的教育回报和人力资本外部性的经济模型,拓广了最优财政政策的可行空间,研究表明,在资本税为0的前提下,通过对教育加以相适应程度的补贴,对劳动征税也能够取得最优的经济结果。龚刚教授则以“商业周期理论的三个创新”为题,从企业的投资行为、债务的发散性积累和金融资产价格三个方面,对经济内在的波动机制进行了深刻剖析,并重点针对前两者作了建模和模拟。龚敏教授的报告题为“中国资本利用率、企业税负与结构转型”,由资本利用率这一角度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中国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通过将折旧率内生化并对之征税(或补贴),龚敏教授将资本利用率引入模型,又利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构建了资本利用率函数,最终发现:提高资本利用率能够避免粗放投资、改善消费比例,且技术进步和财税政策均可对之产生影响。
除特邀报告外,刘霞辉教授、袁富华副研究员、陈昌兵副研究员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十位学者,殷醒民教授、林曙教授、王永钦副教授、章奇副教授、张晏副教授等来自复旦大学的六位教授,以及来自厦门大学的与会师生,围绕会议主要议题,将各自最新的研究在两个平行分会场进行分组报告与切磋探讨。《经济研究》副主编王诚教授与其他特邀嘉宾一道全程参加了分场讨论,并对报告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诸多中肯的建议。此次论坛气氛十分热烈而融洽,真正体现了学术研究上的“自由”和“百花争鸣、百花齐放”。
闭幕式上,张军教授对本次论坛成果进行了扼要总结、对下届论坛的召开进行了展望,并诚邀各位学者积极参与到下次宏观经济论坛中去,加深研究、促进交流,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学科的发展。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吴华坤 崔庆炜)
上一条:
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闭幕
下一条:
论坛继续举行 报告精彩依旧
返回列表
最新动态
10.01
实时监测显示全国经济三季度持续稳健增长、福建增速高于全国
03.18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发布会暨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前沿研讨会成功举办
12.15
2023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与应用宏观经济学前沿研讨会成功召开
01.02
洪永淼《概率论与统计学(第二版)》中英文版课件发布
01.02
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全国及福建省GDP实时监测结果
11.26
经济波动与增长学术研讨会2024年会在厦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