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上午,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厦门大学顺利闭幕。在本次论坛中,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五十多名学者历经二十余轮的分组讨论和九场特邀专题报告,围绕中国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和理论前沿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切磋。
闭幕式开始前,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曾金利教授,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金融研究院院长龚刚教授、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教授依次作了特邀报告。在题为Diminishing Education Returns, 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Optimal Accumulation and Fiscal Policies的报告中,曾金利教授通过同时考虑衰减的教育回报和人力资本外部性的经济模型,拓广了最优财政政策的可行空间。研究表明,在资本税为0的前提下,通过对教育加以相适应程度的补贴,对劳动征税也能够取得最优的经济结果。龚刚教授则以“商业周期理论的三个创新”为题,讨论了通过在微观层面对经济内在波动机制的构建,将商业周期内生进经济模型的问题。从企业的投资行为、债务的发散性积累和金融资产价格三个方面,龚刚教授对经济内在的波动机制进行了深刻剖析,并重点针对前两者作了建模和模拟。龚敏教授的报告题为“中国资本利用率、企业税负与结构转型”,由资本利用率这一角度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中国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通过将折旧率内生化并对之征税(或补贴),龚敏教授将资本利用率引入模型,又利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构建了资本利用率函数,最终发现:提高资本利用率能够避免粗放投资、改善消费比例,且技术进步和财税政策均可对之产生影响。
特邀报告后,闭幕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召开。闭幕式上,张军教授对本次论坛成果进行了扼要总结、对下届论坛的召开进行了展望,并诚邀各位学者积极参与到下次宏观经济论坛中去,加深研究、促进交流,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学科的发展。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