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
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中文
EN
中心概览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宗旨
历史沿革
发展规划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智库与服务
政策咨询
顾问服务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研究团队
校内专职人员
校内双聘教师
校内兼职人员
校外兼职人员
研究成果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研究项目
获奖情况
论文
研究报告
著作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重大课题研究方向
学术活动
学术日历
专题讲座
邹至庄系列讲座
学术报告
会议论坛
暑期学校
基地简报
基地管理
规章制度
信息资源
研究中心资源
985公共资源平台
基地期刊
人才培养
厦门大学
|
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中文
EN
首页
中心概览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宗旨
历史沿革
发展规划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智库与服务
政策咨询
顾问服务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研究团队
校内专职人员
校内双聘教师
校内兼职人员
校外兼职人员
研究成果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研究项目
获奖情况
论文
研究报告
著作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重大课题研究方向
学术活动
学术日历
专题讲座
邹至庄系列讲座
学术报告
会议论坛
暑期学校
基地简报
基地管理
规章制度
信息资源
研究中心资源
985公共资源平台
基地期刊
人才培养
EN
HOME
ABOUT CMR
NEWS
PEOPLE
RESEARCH
CONFERENCES & SEMINARS
×
新闻资讯
news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者观点
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在我校隆重开幕
2014-11-29
分享至:
11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教育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协办的“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在我校隆重召开。此次论坛除汇聚了各主办单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外,还邀请到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乃至中华经济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携顶尖研究成果参会,围绕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路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市场结构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为期两天的研讨。
在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的主持下,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于经济楼N302室举行。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教授和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主编杨河教授先后致辞。
在致辞中,李建发教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与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表示,中国宏观经济实践向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了诸多亟待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当前经济实践对经济理论创新的要求,值得中国经济学家去深入研究、协同创新,在这样的关键时点上,召开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意义重大。他表示,今后厦门大学将增加投入,继续支持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的建设,希望厦门大学能与大家长期合作、共同建设,将这个论坛建设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之一;希望不仅三家发起单位今后更紧密地合作,而且有更多的大学、学术单位参与此事。他代表学校感谢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对论坛的关注,更希望中心今后持续地关心、支持、指导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使它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杨河教授代表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本次论坛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为主题,聚集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问题,相信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作为教育部的直属单位,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一直积极支持并推动高校开展前沿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刊物,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他希望,通过协办此次论坛,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与国内高校的联系。
本次论坛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内外各与会的知名高校及政府研究机构的积极响应以及《经济研究》、《学术月刊》、《经济参考报》与施普林格出版社的热心参与,同时得到了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和支持,设置了9场特邀报告和20余轮的分会场讨论,50多名与会学者将在应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讨了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开幕式结束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教授的主持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教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屹山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级
领军人才
张军教授先后登台作特邀报告。
首先登台的史晋川教授带来了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精彩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三个鲜明的观点。第一,要理解新常态下的国际经济,有必要跳脱短期的迷雾,回归到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的视角。在此视角下,国际金融危机及影响延续至今的后危机时期,只是这一轮康氏经济长周期的中后期阶段。进入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全景将呈现迥异的特性,史晋川教授从技术发展前景、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格局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变化特征。第二,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跨越“低收入发展陷阱”,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将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通过对日、韩、台三地在“高速追赶期”与“中速换挡区”不同经济特征的归纳,史晋川教授分析了中国经济所处的位置,并针对中国长期增长的供给和需求因素进行了讨论,进而提出第三个观点:当前宏观政策重心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转向应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长期宏观政策转向。基于此,史晋川教授对新常态下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宏观政策的变动空间进行了剖析。
随后登台的张屹山教授汇报了基于自己新近研究成果的报告:“中国二元经济的数理印证与结点预测”。基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思想、提炼和把握二元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张屹山教授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状态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印证。将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顺利发展的终点——资本赶上劳动力供给、剩余劳动力消失、最终实现劳动力边际产出相等作为理论基石,利用模型拟合二元经济行为,张屹山教授经数理计算推导出下列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经济能以7.3%的增长率顺利发展,则中国市场的二元化状态将在2020年结束。基于此,张屹山教授进一步从农村剩余人口的安置、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引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张军教授最后登台,以“中国的投资率之谜——支出法核算的 GDP可信吗?”为题作了精彩报告。张军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由于我国支出法下的消费与投资项目是否独立核算仍存疑问,中国的投资率过高之谜或许是因为不真实的统计因素造成的。2004年之后,中国的固定资产形成额(FCF)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出现显著的背离,为验证其成因,张军教授根据统计局声称的方法由FAI复现FCF的生成,发现两者不应该存在显著背离。他据此质疑,支出法下的投资项目或许是在匹配和支出法和收入法GDP后,削足适履而得来的。除投资高估外,在此前的另一项研究中,张军教授也考虑了中国消费率的低估问题:对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的住房消费和被纳入企业账目的隐性私人消费进行重估后,他指出,如果充分考虑并修正拉低中国消费率的统计缺陷,中国的消费率应处于60%以上的水平,而非当前统计数据所表现出的低水平。
据悉,在接下来的议程中,国家级领军人才、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范从来教授,中华经济研究院经济展望中心彭素玲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曾金利教授,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金融研究院院长龚刚教授,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教授还将带来多达六场精彩的特邀报告。此外,还有二十余位与会学者也将就自己最新的研究在两个平行分会场进行分组报告与切磋探讨。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上一条:
论坛继续举行 报告精彩依旧
下一条:
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年)议程
返回列表
最新动态
10.01
实时监测显示全国经济三季度持续稳健增长、福建增速高于全国
03.18
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发布会暨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前沿研讨会成功举办
12.15
2023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与应用宏观经济学前沿研讨会成功召开
03.17
讲座回顾 | “宏观与发展经济学前沿讲座”第13期:Stephen Terry
01.02
洪永淼《概率论与统计学(第二版)》中英文版课件发布
01.02
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全国及福建省GDP实时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