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11年12月6日上午,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在厦门大学经济楼C208学术报告厅胜利闭幕,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教授主持了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曾金利教授做题为“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的报告,他在报告对创新、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三者关系的前沿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专利需要保护,但专利保护的力度是否越强越好呢?他指出,专利保护需要进行四个权衡(trade-off),一是专利保护需要考虑垄断与竞争之间的权衡;二是专利保护需要考虑静态效率损失和动态效率增加之间的权衡,也即垄断带来的静态效率损失和垄断导致技术进步从而带来的动态效率增加之间的权衡;三是专利保护需要考虑事前政策与事后政策之间的权衡,即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四是专利保护需要考虑知识用来生产私人产品和生产更高级的技术知识之间的权衡。
闭幕式举行了本届全国博士生论坛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的优秀论文颁奖仪式,根据专家委员会评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张牧扬的《Sub-national Leaders and Economic Growth》、武汉大学常鑫鑫的《金融开放度、利率调整时滞与宏观经济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勇兵的《中国在走向统一大市场吗?》和台湾大学张嘉麟的《近十年中国钢铁业高速发展之成因》获得了本届论坛的优秀论文奖。
最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闭幕词。
李文溥教授为本届论坛的顺利举行对有关各方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本次论坛之所以能够顺利举行,是与包括台湾大学在内的全国各大学、研究机构的博士生、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教育部、厦门大学的支持、海内外宏观经济学学界专家学者及各位嘉宾的指导以及各位老师同学的无私奉献分不开的,李教授说人的一生应该是感恩的一生,我们应该感谢为论坛的举办做出了各种方式贡献的所有单位与个人。
其次,李教授谈到了责任。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唯一以“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命名的基地,因此必须时刻意识到我们的责任,不仅要做好宏观经济的研究,而且要在推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积极地举办各种宏观经济论坛,推进宏观经济领域的学术研究,是中心应尽的重要责任。它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有钱要做,没有钱也要千方百计地筹出钱来做的大事。现在,给已经成名的年长学者提供的这种学术研讨机会相对较多,为青年学者尤其是博士生提供的机会则比较少。但是,青年是未来的希望。因此,中心希望今后能更多地为青年学者尤其是博士生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支持中心实现这个愿望。
李教授还对在座的博士生与青年学者提出了三点期望。首先,他希望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们以学术为业,把学术研究作为毕生的事业;其次,他引用厦门大学老校长王亚南先生的话激励青年学者“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经济学”;最后,他强调中国经济学研究应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他期望博士生及青年学者为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